在线访谈详情-凯发一触即发

副局长韩顺东谈“统筹城乡 交通先行”

访谈时间:2015-07-13

访谈主题: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韩顺东谈“统筹城乡 交通先行”

访谈时间:2015年07月13日

访谈嘉宾: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韩顺东

【主持人】

韩局长您好。

【韩顺东】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参加这次在线访谈,与大家进行网上交流。

【主持人】

韩局长,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下广元市利州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情况。

【韩顺东】

利州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完善、生态安全、运输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网络服务体系,为实现城市服务功能向农村发展、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管理服务向农村覆盖,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运输保障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广元市利州区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及养护管理三个方面内容,从建、管、养三个方面,全方位为利州区交通运输一体化提供发展支撑。具体包括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规划、县际干线公路及乡道规划、危桥整治及新建桥梁规划、灾害治理和安保、养护及管理规划,航道、码头及渡口规划,城乡公交和货运规划。十二五期间,利州区交通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7.44亿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26.58亿元,地方政府及部门自筹30.86亿元。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实施加快了利州区“网络完善、运输高效、保障有力、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对于加快利州区城乡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确保利州区到2020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

您给大家介绍下广元市农村公路发展的一个总体的情况。

【韩顺东】

近年来,在广元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年”活动为抓手,通过认真实施“十一五”、“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大投入促进了农村公路的大发展,我市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不断提高,路网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三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公路建设呈现出全民动手、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截至2014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84万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95%,其中县道4200公里、乡道2506公里、村道1.17万公里。等级公路1.29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70%,等外级公路5600公里,占农村公路里程30%。全市2499个建制村中有1930个通油路(水泥路),通畅率达77%。

【主持人】

农村公路建设在广元构建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中是占什么样的地位呢?

【韩顺东】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广元次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广元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立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从根本上提升我市公路运输整体水平,缩小与周边市(州)的差距,关键也在农村。目前,我市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建设投资重点向农村公路转移已是必然趋势。同时,为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网效益,建设完善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也尤为重要。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广元市是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地区,交通运输要当好发展的先行官,肯定需要克服更多困难,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从您的介绍来看,广元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但是否还是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韩顺东】

在肯定农村公路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村公路还存在通达深度不够、等级低、网络化程度低、抗灾能力弱、需要建设的规模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纳入项目库比例小。“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只规划了县到乡和乡到村委会的农村公路,很多乡与乡之间、乡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村委会到各村民小组之间的道路没有进入规划。加之我市地处盆周山区,农村老百姓居住分散,而绝大部分村委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村口),从村口通往各组的道路数量更大,路况更差,却没有进入项目库,得不到国家的补助资金。经统计,我市乡镇之间、乡镇与村之间、村与村之间、村与组之间、组与组之间的联网公路还有6.4万公里需要建设。二是总量不足,路网密度低。我市老百姓散居山区,沟壑纵横,地广人疏,加之大部分乡镇、建制村只有唯一的县乡道、村道公路出入,尤其是县乡道里程仅占农村公路里程的36%,因此我市现有的农村公路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建设难度和资金缺口大。我市地方财力十分薄弱,建设资金十分紧张。加之我市需要新建的农村公路多是断头路、联网路,都处于地理环境差、地形险峻、地质条件恶劣的大山区,因此建设成本高、难度大、资金缺口十分巨大。四是桥梁数量众多。我市地处盆周山区,嘉陵江、白龙江、东河、西河、清江河等大江大河穿境而过,加之先后形成了白龙库区和亭子口库区,因此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桥梁数量众多。2005年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利用渡改桥和革命老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建设了150余座农村公路桥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区群众过河难问题,但我市需要建设的农村公路桥梁数量仍然较多,经调查,全市还有350余座农村公路桥梁需要建设。

【主持人】

广元农村公路发展是否面临新的机遇?

【韩顺东】

当前,我市农村公路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农村公路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了“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等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改善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关心和重视,体现了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初步实践为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多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实践,铸就了“昼夜兼程、迎难而上,齐心协力、连续作战”的广元交通精神,锻炼出了一支善打硬战、敢打难战、能打胜战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队伍,并在资金筹集、宣传发动、组织管理、设计施工、技术创新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一事一议、投资投劳,老百姓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等,都是值得推广的成功做法。因此,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抓住历史机遇,推动全市农村公路加快发展。三是具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作出了建设“一枢纽、三中心”的战略决策,把包含农村公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热情高、干劲大,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过去“要我修路、要我护路”转变为现在的“我要修路、我要护路”。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面貌有了较大改善,通达率和通畅率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直接享受到出行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所带来的便利,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已形成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

未来广元市农村公路发展的有什么样的思路和目标?

【韩顺东】

未来几年,特别是2015年至2020年,是我市农村公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旋律,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立便捷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是战略方向,建设与管理并重是主要推进方式,提升服务“三农”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最终目标。未来几年,我们会着力解决好“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可持续发展”三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切实做到“三个结合”,把握农村公路发展方向。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与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相结合,服务于新村建设大局。农村公路建设要符合新村建设总体要求,要把农村公路作为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推动当地农副产品、矿产、水能、旅游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放在推动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使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群众的“致富之路”。做到既通达、又通畅,使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群众的“满意工程”。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做到科学决策。农村公路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加快发展,又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安全、经济、适用。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在于多高而在于适用,应根据地形地质特点合理确定技术标准,重视完善排水、防护工程和警示标志,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通行能力。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要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相衔接,形成完备的公路运输网。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把农村公路纳入全市公路建设总体规划,既要将农村的“小路”连接到“大路”上,又要做到“小路”互联互通,防止各自为政、无序发展,形成断头路。农村公路要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联网配套,形成干支相通、路路相连的网络结构,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效益和全市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益。

其次是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增强农村公路发展动力。一是坚持资源向农村倾斜原则,努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发挥各县区、各部门、社会各界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动性,调动农民群众投身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公路快速发展;认真研究和落实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村民自治”原则,努力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市经济欠发达,政府财力有限,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大,政府无力大包大揽。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农民群众主动改善交通条件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主体。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键要搞好民主决策,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用“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方式激活农民群众建设农村公路的内在动力,支持农民群众参与工程管理和资金监督。三是坚持广泛发动原则,努力发挥全社会的支持帮助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支撑。鼓励社会各界为农村公路建设捐款捐物、出力献策;制定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最后,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一是正确处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要尊重民意,爱惜民力,“修不修路、修什么样的路、怎样修路”,由农民群众说了算;不建农民不愿修、不想修的路,不搞强迫命令,不强行集资摊派,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拆迁补偿费。二是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农村公路建设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放在重要位置。科学规划路线走向,尽量利用旧路改造,尽量不占耕地、不拆迁民房,坚决避免大改大调、大挖大填,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山水林田综合整治相结合,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相结合,实现农村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三是正确处理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运输的关系。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是新时期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要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运输放到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克服重建轻管、轻养、轻运的倾向,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整体效益和最大功效。

【主持人】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广元市交通运输部门又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

【韩顺东】

(一)千方百计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落实建设资金,重在广开资金筹集渠道。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虽然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但资金缺口仍然十分巨大。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实施“三年攻坚”规划和编制“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契机,力争将更多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纳入部省规划实施,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民主监督”的资金筹集新机制,全力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瓶颈。一要主动加强与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衔接,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继续加大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二要充分发挥各县区政府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导作用,力争农村公路建设投资逐年增加。三要继续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农村公路建设。

(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针对我市地质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自然灾害频繁的实际,要更加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要“细”,监理要“严”,施工要“实”,检查要“硬”,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尽快完善县区交通质监站和农村公路试验室,落实专业人员负责农村公路质量监管,真正把农村公路建成“优良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着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针对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只建不养”、“重建轻养”的状况,要牢固树立“建、管、养、运”并重的理念,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年限。要按照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规定,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办法,将养护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组。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组织沿线受益群众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村公路进行集中性养护。

(四)加大安保投入,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加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安全文化示范路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县道后乡村道”的原则,对农村公路急弯、陡坡、视距不良、临水临涯等险要路段进行综合整治,完善标志、标线、警示桩、防撞墙、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并加强农村公路桥梁动态监管,加大地质灾害频发路段管控力度,逐步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让农民群众走上“安全路”、“放心路”。

(五)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运输。建设农村公路只是手段,发展农村客货运输、为农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运输条件才是目的。农村公路建好后,要围绕乘客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运输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运输网络。近年来,一些县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对建成后如何使用,如何发展农村公路运输,如何利用农村公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问题则考虑较少。发展农村公路运输,包括农村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近年来,具备条件的县区相继开通了城乡公交,这种发展方向是好的,值得提倡。同时,我们也要着力发展农村货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市特色农业经济已经起步,涌现出了很多成规模、有品牌的农产品种养基地。而我市农村货运还处于低水平的分散式运输方式,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产品快捷运输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后,应大力扶持一批农村货运企业,开拓农村货运市场,方便农产品运输,提升农村公路服务“三农”能力。

【主持人】

非常感谢韩局长今天作客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韩顺东】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网站地图